1.图解化核心理论,破解缠论“抽象难懂”痛 中枢与背驰一目了然,200+走势图,将抽象的“中枢构造”“顶底分型”“背驰信号”转化为直观图形,还原缠论实战精髓,告别文字理论“看不会、用不通”的困境。 2.系统化解构卖,造可复制的交易闭环 三类卖全流程拆解:从“第一类(趋势底背驰)”到“第三类卖(中枢扩展衰竭)”,结合个股案例,详解如何通过MACD量能衰减、中枢非重叠等信号提前锁定卖时机
售 价:¥
纸质售价:¥39.30购买纸书
6.8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扉页
内容提要
前言
第1章 启蒙篇:缠论概览与基础构建
1.1 缠论概览
1.1.1 起源与发展
1.1.2 核心思想与原则
1.1.3 与传统技术分析的区别
1.1.4 学习路径与建议
1.2 分型的基础:K线的奥秘
1.2.1 K线的构成与意义
1.2.2 顶分型与底分型的识别
1.2.3 包含关系
1.3 分型在实际交易中的应用
1.3.1 分型与趋势判断
1.3.2 分型在交易策略制定和执行中的运用
1.3.3 分型交易的心理准备与风险管理
1.3.4 分型交易案例分析
第2章 进阶篇:笔与线段的精妙
2.1 笔的基础认知
2.1.1 笔的定义及其在缠论中的重要性
2.1.2 向上笔与向下笔的明确划分
2.1.3 笔的连接原则与实例解析
2.1.4 笔的实战应用技巧
2.2 线段的深入解析
2.2.1 从笔到线段的构建逻辑
2.2.2 线段破坏的判断方法与实例
2.2.3 线段结束的确认方法与技巧
2.3 笔与线段的综合实战
2.3.1 画笔的实盘案例
2.3.2 线段的实盘案例
第3章 核心篇:中枢的奥秘与交易机会
3.1 中枢的概念与重要性
3.1.1 中枢的概念阐释
3.1.2 中枢在缠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3.2 中枢的识别与画法
3.2.1 中枢的构筑
3.2.2 不同级别走势中中枢的画法
3.3 背驰概述
3.4 区间套
3.4.1 区间套的基本概念
3.4.2 区间套与各级别走势的关系
3.4.3 区间套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第4章 实操篇:三买三卖的实战技巧
4.1 三买三卖概述
4.1.1 三买三卖的定义
4.1.2 三买三卖的重要性
4.2 识别第一类买卖点
4.2.1 趋势背驰与第一类买卖点
4.2.2 利用区间套确定第一类买卖点
4.2.3 成交量与第一类买卖点的关系
4.3 识别第二类买卖点
4.3.1 回调(反弹)与第二类买卖点
4.3.2 力度与第二类买卖点
4.3.3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4.4 识别第三类买卖点
4.4.1 对前中枢的突破与回抽确认
4.4.2 技术指标的配合
4.4.3 成交量的变化
4.5 关于买卖点的问题
4.5.1 第二、三类买卖点重合
4.5.2 第二类买卖点出现新低、新高
4.5.3 存在多个第二类买卖点
第5章 深化篇:背驰的识别与交易策略
5.1 背驰的概念与意义
5.1.1 背驰的定义及内涵
5.1.2 背驰在缠论体系中的重要性
5.2 背驰的分类
5.2.1 趋势背驰
5.2.2 盘整背驰
5.3 背驰的力度
5.3.1 背驰力度的衡量指标
5.3.2 不同级别走势中背驰力度的差异
5.3.3 背驰力度与后续走势的关系
5.3.4 3种情况下的背驰力度
第6章 辅助篇:均线系统的运用
6.1 均线系统概述
6.1.1 均线的定义与种类
6.1.2 均线系统在交易中的作用
6.2 均线与缠论的结合
6.2.1 均线之间的关系
6.2.2 均线信号
6.3 均线定律
6.3.1 买点定律
6.3.2 短差程序
6.4 均线的其他应用
6.4.1 均线与中枢
6.4.2 均线与级别
第7章 工具篇:利用MACD指标洞察市场趋势
7.1 MACD指标概述
7.1.1 MACD指标的构成原理
7.1.2 MACD指标
7.1.3 MACD指标的应用场景
7.1.4 MACD指标的局限性
7.2 MACD指标在缠论中的使用技巧
7.2.1 缠论中的两次回抽
7.2.2 缠论中的双头形态
7.2.3 缠论中的三角形结构
7.3 MACD指标参数调整
7.3.1 MACD指标参数的基本概念
7.3.2 调整MACD指标参数的原因
7.3.3 如何调整MACD指标参数
7.3.4 调整参数后的效果评估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