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万病惟求一通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33.30购买纸书

34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6

作       者:曹惕寅、郭天玲

出  版  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12-01

字       数:10.7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医学 > 中医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吴门医派名家,得其伯父、晚晴御医曹沧洲真传,临证六十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学术观鲜明。未刊手稿,珍贵实用。<br/>【作者】<br/>郭天玲,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中医门诊部,教授,擅长肝胆系统.心肺系统疾病.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及体弱多病.妇女产后.肿瘤术后调理。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名誉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1963年上海中医学院六年制本科毕业.早年继承整理徐仲才.刘树农等全国著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先后在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岳阳医院等从事中医工作。凡40年,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对内.妇科的常见病.疑难病善于应用中医各家之长,实施个性化辩证诊治。主要论文及著作有:“曹惕寅治疗心绞痛的经验”,《内科名家刘树农学术经验集》.《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实用中国养生全书》.《董疸专辑》.《内服煎膏剂源流探索》等。<br/>
目录展开

书名页

施 序

陆 序

写在前面

编写说明

专论——万病惟求一通

一、绪言

二、人之生,在于通

1.通得以生

2.不通则病

3.通之要义

三、通之运用

1.八法寓于通

2.古法之求通

3.吾法之求通

4.外用法之求通

四、通案举例

五、结语

后 跋

诸病种之研究

一、冲心痛之研究

(一)定名

(二)冲心痛之病因

(三)冲心痛之病机

(四)冲心痛之症状

(五)冲心痛之治法

(六)应用之方药

1.主症之方

2.辅佐之方

3.随证情而进退加减适应病机法

(七)治案举例

(八)结语

二、温热性哮喘表、攻、补三法之研究

原 序

(一)研究的经历

(二)对温热性哮喘的认识

1.病因寻源

2.症状的分析

3.病机的探讨

(三)表、攻、补治疗的方法

1.治法概述

2.表法

3.攻法

4.补法

(四)防卫的方法

(五)治案举例

附 记

三、出血症之研究

(一)前言

(二)出血症之成因

(三)出血症之病机

(四)出血症之辨证

(五)出血症之治疗

1.清热凉血汤(血热溢血)

2.清热解凝汤(胃热溢血)

3.清金润肺汤(热咳溢血)

4.育阴止血汤(阳升溢血)

5.潜阳固摄汤(气虚溢血)

6.脏连三花汤(肠道溢血)

7.凉血清溺饮(尿道溢血)

8.补气摄血汤(冲任溢血)

(六)治案举例

1.九窍出血

2.咳血

3.便血

四、内伤百郁病之研究

(一)百郁病之定名

(二)百郁病之成因

(三)百郁病之病机

(四)百郁病之症状

(五)治疗法则

(六)应用之方剂

1.清理

2.疏化

3.调补

4.另附随症加减五则

(七)百郁病之护养

1.劳逸要匀称

2.忌房事

3.忌借嗜饮以解劳

4.饮食必须调节

5.常求心胸旷达

6.每要静养不可烦劳

7.患者相互间不宜谈论病情之变化

(八)治案举例

(九)结语

五、肝胆热结证之研究

(一)前言

(二)定名

(三)病因

(四)肝胆热结证之病机

(五)肝胆热结证之症状

(六)肝胆热结证之治则

(七)应用之方药

1.清平散

2.双和饮

3.丁丁汤

4.宣郁汤

5.调气饮

6.通达饮

7.益阴煎

(八)病案举例

六、肺风、肺胀、肺肿之研究

(一)前言

(二)定名

(三)症状

(四)病机

(五)治则

(六)方药

1.扶济散

2.旋转散

(七)治案举例

七、癫痫与“类癫”之研究

前 言

(一)癫痫

1.应用之方药

2.验案举隅

(二)类癫

1.应用方剂

2.医案举隅

八、脏夺失脂病之研究

(一)前言

(二)正名刍议

(三)临床形症

(四)病机寻源

(五)治法

1.治疗总则

2.应用药物之组合

3.要领二则

(六)应用方剂

1.通法——导下分清饮

2.塞法——固元煎

3.补法

4.泻法

5.杀虫法

(七)治案举例

导邪外达法(中医外治方药)之研究

一、内科疾患

(一)外感诸恙

1.感受风寒而头痛,或经久不愈者,或易于发病者

2.常受感冒而偏头痛者

3.夹阴伤寒少腹剧痛者

4.寒热不解、胸次闷窒者

(二)吐、呃忒

1.止吐法

2.吐、呃忒

(三)腹痛腹泻

1.感寒腹痛

2.寒凝气滞、腹痛如绞者

3.食积腹痛

4.因寒腹泻、脐冷不温者

(四)痹痛

1.风寒湿袭络,四肢关节疼痛,偏于寒者

2.肢节痛热熓不适者

3.祛风止痛

4.活血祛风止痛

5.活血祛风,止痛和伤

(五)肿胀

1.腹部膨胀、水湿盈溢者

2.四肢浮肿者

3.囊肿

(六)出血症

1.吐血、咳血、咯血虚阳上冒者

2.鼻衄

3.齿衄

4.在人字骨中有一细洞,漏血不止

(七)疝气

(八)中风颜面歪斜

1.口眼歪斜者

2.口角歪斜

3.面肌麻痹

(九)癥结痞块外消法(力性甚大,不可随便)

1.消癥法

2.化痰块

3.消痰核

(十)截疟外用法

(十一)梅毒

(十二)羊毛痧(肢冷、肢麻、胸闷、腹痛,甚则神昏,属于时疠之疾)

二、妇科疾患

1.经行腹痛、寒凝气滞者

2.阴挺

3.阴道洗方(湿热流注作痒作痛)

4.尿泡脱出方

5.阴茧

三、儿科

1.神应止泻丹

2.小儿急惊

3.痧疹隐缩

4.婴儿壮热,满口碎腐,肢痉呻吟,舌出痛不能收者

5.翣舌(舌出口角,时时动摇)

6.脐孔出水

7.婴儿脐眼突出

8.婴儿便艰脱肛

9.小儿便泄,肛门红肿

四、五官口腔科

(一)眼疾

1.迎风流泪

2.砂眼(因于风火者)

(二)耳疾

1.耳聋

2.耳内渗黄脓水者

(三)齿疾

1.齿痛

2.牙疳

3.溢髓(齿龈萎缩、化脓疼痛,西医谓牙周炎)

4.齿龈肿痛因于阴亏风火者

(四)口腔咽喉疾患

1.润喉清音方(用于职业性音哑者)

2.风火喉痛

3.口疳碎烂方

4.口腔溃疡破碎者漱口方

5.茧唇风

五、外疡疾患

1.痈、疖、疔

2.缠腰蛇丹

3.流火

4.臁疮

5.下肢长期溃疡

6.乳部疾患

7.冻疮

六、皮肤疾患

1.湿疹

2.周身皮肤红瘰作痒

3.皮肤作痒

4.头部作痒

5.脱发

6.鹅掌风

7.灰指甲

8.一般皮肤病洗方

9.皮肤脱落、肌肉剥露者生肌收口方

七、肛门疾患

1.肛痈

2.肛痒

3.肛裂

4.脱肛

八、外伤疾患

1.跌打外伤药粉

2.跌伤

3.伤筋

4.吊伤

5.手被鱼骨刺伤后血出而肿、高举不舒者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