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东线之战:1915年穿越巴尔干之旅(好望角丛书)电子书

美国著名共产主义者里德投身革命前对于革命前东欧的反思,也为里德观察苏联革命,投身苏联做了铺垫; 游记散文类描述,对于巴尔干地区有着敏锐细致的观察和精彩的讲述;提供了关于巴尔干地区的第一手资料,对于理解当下的巴尔干,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美国著名地缘政治学家罗伯特·卡普兰力荐。

售       价:¥

纸质售价:¥30.50购买纸书

4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8

作       者:约翰·塞拉斯·里德

出  版  社:浙江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5-02-01

字       数:17.1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世界史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条)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第二年,美国左翼新闻记者约翰·塞拉斯·里德前往东线战场,试图见证和报道那些宏伟壮大的战争场景,比如“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比如“俄国向柏林攻”。然而现实是,里德完美错过了所有重要的战争,而是在巴尔干半岛的战争后方,启了一场冒险之旅。他们到达萨洛尼卡,然后缓慢向北塞尔维亚,在半毁的贝尔格莱德,他们遭到萨瓦河对岸 奥地利阵地的炮火袭;他们参观了挤满死者和垂死者的 斑疹伤寒医院,骑马到达塞尔维亚北部的古切沃山顶,发现那里仍然堆满了去年战斗中腐烂的尸体;他们在崩溃的前线后方徘徊后,差被当作德国间谍而被处决??在7个月的战后之行中,里德与伙伴跨越希腊、塞尔维亚、俄罗斯、罗马尼亚、土耳其;在那里,巴尔干地区的分裂、矛盾和冲突尽显无遗,当权者的意志与民族的情感貌合神离,俄罗斯的大地上更是腐败横生。         里德生动细致地描述了战争东线这个几乎被遗忘的角落——在种族、宗教、文化和地理上支离破碎的巴尔干。 他既不关心沙皇和苏丹之间的博弈,也不拘泥于一时的战役胜负,而是聚焦于同样被卷这场冲突之中,却从未留下姓名的普通人,力图使读者看到战火中平凡的、鲜活的,但也最终被牺牲了的人和物。这幅徐徐展的画卷,定格了1915年的东线战场,让读者们透过百年时光,亲身感受宏大历史场景之下普通人的生存困境。<br/>【推荐语】<br/>美国著名共产主义者里德投身革命前对于革命前东欧的反思,也为里德观察苏联革命,投身苏联做了铺垫; 游记散文类描述,对于巴尔干地区有着敏锐细致的观察和精彩的讲述;提供了关于巴尔干地区的第一手资料,对于理解当下的巴尔干,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美国著名地缘政治学家罗伯特·卡普兰力荐。<br/>【作者】<br/>约翰·塞拉斯·里德   美国记者、诗人及共产主义者,生于俄勒冈州波特兰,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任战地记者,随后经历墨西哥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著有《震撼世界的十 天》,后创建美国共产主义劳工党,逝世于莫斯科,被埋葬在克里姆林宫红场墓园。 译者简介: 李泽慧 山东淄博人,毕业于浙江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 自由译者。<br/>
目录展开

出版者言

佳评推荐

中文版序言

序言

第一部 萨洛尼卡

令人垂涎之城

战争的东大门

第二部 塞尔维亚

死亡的国度

战争之都

向前线出发

奥地利炮火下的贝尔格莱德

沿着战争前线

一个几近灭绝的民族

古切沃和尸谷

第三部 俄国

俄国的后门

新谢利察的生活

闯入布科维纳

可怕的扎列希基

俄国大撤退的背后

德国人到来之前的伦贝格

一场乐观的朝圣之旅

被俄国人逮捕

在霍尔姆的监狱生活

软禁中的冒险

俄国的面貌

俄国的工业

爱国革命

犹太人的背叛

彼得格勒和莫斯科

第四部 君士坦丁堡

前往帝王之城

德国人控制下的君士坦丁堡

伊斯坦布尔的心脏

对一位王子的采访

第五部 燃烧的巴尔干

陷入困境的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参战

重访塞尔维亚和希腊

累计评论(条) 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