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诸子百家速读电子书

售       价:¥

9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7

作       者:李睿

字       数:36.7万

所属分类: 文艺 > 文学 > 文学理论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诸子百家速读》是一部精炼而*的诸子思想概览,旨在快速引领读者穿越千年时光,领略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璀璨星河。本书精选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诸子百家的核心思想,通过精炼的阐述与生动的案例,展现了各学派独特的哲学观点、政治主张及文化贡献。它不仅是一部思想史的快速通道,更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钥匙,让读者在短时间内把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精髓。
目录展开

内容简介

前言:速读诸子,通晓百家

第一章:《易经》速读

(1)乾(卦一):乾上乾下

(2)坤(卦二):坤上坤下

(3)咸(卦三十一):兑上艮下

(4)家人(卦三十七):巽上离下

(5)系辞传:

第二章:《尚书》速读

(1)《尧典》——圣人尧的历史

(2)《酒皓》——周公的禁酒令

(3)《吕刑》——周穆王的刑法研究报告

(4)《君牙》——周穆王对部属的任命及要求

第三章:《左传》速读

(1)《曹刿论战》

(2)《宫之奇谏假道》

(3)《子鱼论战》

(4)《烛之武退秦师》

第四章:《国语》速读

(1)邵工谏厉王弭谤

(2)赵宣子论比与党

第五章:《春秋公羊传》速读

(1)《吴子使札来聘》

第六章:《春秋毂梁传》速读

(1)《虞师晋师灭夏阳》

第七章:《论语》速读

(1)学而篇:君子务本

(2)学而篇:未学而学

(3)为政篇:听其言,观其行

(4)为政篇:治学之道

(5)为政篇:求官之道

(6)里仁篇:君子之道

(7)公冶长篇:明哲保身

(8)公冶长篇:傻的智慧

(9)雍也篇:子游为政

(10)雍也篇:文质彬彬

(11)雍也篇:好之乐之

(12)雍也篇:智者乐水

(13)雍也篇:中庸之德

(14)雍也篇:达人为已

(15)述而篇:富贵可求

(16)述而篇:富贵于我如浮云

(17)述而篇:圣人难见

(18)泰伯篇:仁义之道

(19)泰伯篇:战战兢兢

(20)泰伯篇: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21)泰伯篇:无道则隐

(22)子罕篇:射箭与驾车

(23)子罕篇:四种弊病

(24)子罕篇:子畏于匡

(25)子罕篇:扣其两端

(26)子罕篇:仰之弥高

(27)子罕篇:大骂子路

(28)子罕篇:成败由人

(29)乡党篇:不问马

(30)乡党篇:病不失礼

(31)乡党篇:孔子行仪

(32)先进篇:志向高洁

(33)先进篇:车不可卖

(34)先进篇:未知生,焉知死

(35)先进篇:刚强易折

(36)颜渊篇:克已复礼

(37)颜渊篇: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38)颜渊篇:如何成名

(39)颜渊篇:智者不惑

(40)子路篇:必也正名乎

(41)子路篇:不可苛刻

(42)子路篇:一言兴邦

(43)子路篇:为士之道

(44)子路篇:小人求全责备

(45)宪问篇:原宪问耻

(46)宪问篇:不为人怨

(47)宪问篇:能人相助

(48)宪问篇:老天知道

(49)宪问篇:听天由命

(50)宪问篇:知易行难

(51)卫灵公篇:话不投机

(52)卫灵公篇:天下去得

(53)卫灵公篇:人际关系第一

(54)卫灵公篇:不拘小信

(55)季氏篇:交友之道

(56)季氏篇:三种过失

(57)季氏篇:人分三等

(58)季氏篇:九种智慧

(59)阳货篇:建设新西周

(60)阳货篇:仁者五德

(61)阳货篇:六种弊病

(62)阳货篇:鄙夫之行

(63)阳货篇:古今蠢人

(64)阳货篇:君子的厌恶

(65)子张篇:不同的交友法则

(66)子张篇:为政者说

(67)子张篇:纣王恶名

(68)子张篇:孔子师承之谜

(69)子张篇:不自量力

(70)尧曰篇:恶德恶政

第八章:《孟子》速读

(1)五十步笑百步

(2)仁者无敌

(3)周文王的园林太小

(4)寡人好色

(5)官死民逃

(6)逃为上策

(7)小人之言

(8)养浩然之正气

(9)人生犹如比赛射箭

(10)装病的孟子

(11)无官一身轻

(12)话不投机半句多

(13)能言善辨都是理

(14)“税收”的起源

(15)对农家学说的驳斥

(16)对墨家学说的驳斥

(17)义字当先大丈夫

(18)当官要趁早

(19)圣人吃四方

(20)学坏容易学好难

(21)清廉之士陈仲子

(22)国的根本在于家

(23)政治是件容易的事儿

(24)观察他人的技巧

(25)赞誉与毁谤

(26)人之大患

(27)处世之道

(28)道理用来混饭吃

(29)君主没有特权

(30)有所不为,才有所为

(31)别人的短处揭不得

(32)孔夫子的生存智慧

(33)大人物说话不必当真

(34)智者乐水

(35)人之异于禽兽者几稀

(36)知人者智

(37)君子可欺之以方

(38)孔子大悬疑

(39)五羊皮大悬疑

(40)圣人们的故事

(41)人生交际攻略

(42)做官的基本法则

(43)实话实说

(44)君王都是大笨蛋

(45)鱼和熊掌不呆兼得

(46)人皆可以为尧舜

(47)不教是教,教是不教

(48)观于海者难为水

(49)没有交情就有麻烦

(50)杀身之祸

(51)千里迢迢为偷鞋

第九章:《中庸》速读

第十章:《礼记》速读

(1)檀弓篇:傲慢不可滋长

(2)檀弓篇:孝与死的选择

(3)檀弓篇:引咎自责的勇气

(4)檀弓篇:小处不可随便

(5)檀弓篇:子夏丧子

(6)檀弓篇:卖母葬母

(7)檀弓篇:将死之言也善

(8)檀弓篇:重耳吊丧

(9)檀弓篇:吴国入侵陈国

(10)人君不可无礼

(11)檀弓篇:陈亢子制止活人殉葬

(12)檀弓篇:卫献公封赏

(13)檀弓篇:郎城战役

(14)檀弓篇:苛政猛于虎

(15)檀弓篇:周丰教育法

(16)檀弓篇:不吃嗟来之食

(17)檀弓篇:唇枪舌箭说华屋

(18)檀弓篇:仪容重于一切

(19)檀弓篇:与子同衣哭壮士

(20)檀弓篇:清正无私说仕道

(21)礼运篇:小康社会孔子说

(22)礼运篇:原始社会就是好

(23)学礼篇:百年大计,教育第一

(24)学礼篇:人生的价值在于学习

(25)学礼篇: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26)学记篇:失败的教育方法

(27)学记篇:大的学问,大的道理

(28)学记篇:四种错误的学习方法

(29)学记篇:尊重师长就是尊重知识

(30)乐记:君子以礼乐安身立命

第十一章:《诗经》速读

(1)国风·召南·关睢

(2)国风·召南·桃夭

(3)国风·邶风·燕燕

(4)国风·邶风·式微

(5)国风·邶风·静女

(6)国风·卫风·淇奥

(7)国风·卫风·木瓜

(8)国风·王风·采葛

(9)国风·郑风·有女同车

(10)国风·郑风·风雨

(11)国风·郑风·子衿

(12)国风·郑风·出其东门

(13)国风·郑风·野有蔓草

(14)国风·齐风·鸡鸣

(15)国风·齐风·东方之日

(16)国风·齐风·东方未明

(17)国风·秦风·蒹葭

(18)国风·陈风·月出

(19)小雅·鹿鸣之什·鹿鸣

(20)小雅·鸿雁之什·鹤鸣

第十二章:《孝经》速读

(1)开宗明义章第一

(2)天子章第二

(3)诸侯章第三

(4)卿大夫章第四

(5)士章第五

(6)庶人章第六

(7)三才章第七

(8)孝治章第八

(9)圣治章第九

(10)纪孝行章第十

(11)五刑章第十一

(12)广要道章第十二

(13)广至德章第十三

(14)广扬名章第十四

(15)谏诤章第十五

(16)感应章第十六

(17)事君章第十七

(18)丧亲章第十八

第十三章:《荀子》速读

(1)劝学第一:青出于蓝

(2)劝学第一:学而知渊

(3)劝学第一:学为基础

(4)劝学第一:小心立身

(5)劝学第一:积少成多

(6)劝学第一:积累之功

(7)劝学第一:学始何处

(8)劝学第一:善于学习

(9)劝学第一:学习目的

(10)劝学第一:接近良师

(11)劝学第一:学习途径

(12)劝学第一:远离粗野

(13)劝学第一:学要贯通

(14)劝学第一:学要全面

(15)修身第二:对照自己

(16)修身第二:礼法为度

(17)修身第二:德有相对

(18)修身第二:理气养心

(19)修身第二:有所不为

(20)修身第二:端庄恭谨

(21)修身第二:修身目的

(22)修身第二:坚持到底

(23)修身第二:始于足下

(24)修身第二:礼法之要

(25)修身第二:礼法与师

(26)修身第二:好坏少年

(27)修身第二:人有三德

(28)修身第二:君子志向

(29)不苟第三:正当行为

(30)不苟第三:才能之别

(31)不苟第三:温柔谦恭

(32)不苟第三:君子之为

(33)不苟第三:君子小人

(34)不苟第三:君子治国

(35)不苟第三:附和君子

(36)不苟第三:真诚坦荡

(37)不苟第三:掌握方法

(38)不苟第三:人之区别

(39)不苟第三:六种相生

(40)不苟第三:考虑危害

(41)不苟第三:欺世盗名

(42)荣辱第四:傲慢有害

(43)荣辱第四:小人行径

(44)荣辱第四:斗殴可耻

(45)荣辱第四:斗殴丑恶

(46)荣辱第四:勇敢之分

(47)荣辱第四:自我找错

(48)荣辱第四:光荣耻辱

(49)荣辱第四:人之区别

(50)荣辱第四:资质一样

(51)荣辱第四:仁义道德

(52)荣辱第四:恶劣本性

(53)荣辱第四:生而小人

(54)荣辱第四:人之常情

(55)荣辱第四:仁人之治

(56)非相第五:考察思想

(57)非相第五:貌丑有为

(58)非相第五:貌美作恶

(59)非相第五:相貌论人

(60)非相第五:三种祸害

(61)非相第五:区别事物

(62)非相第五:效法圣明

(63)非相第五:劝说难处

(64)非相第五:谈话方法

(65)非十二子第六:奸诈妖言

(66)非十二子第六:非它嚣魏牟

(67)非十二子第六:非陈仲史

(68)非十二子第六:非墨翟宋钘

(69)非十二子第六:非慎到田骈

(70)非十二子第六:非惠施邓析

(71)非十二子第六:非子思孟子

(72)非十二子第六:非孔子子贡

(73)非十二子第六:明辨奸邪

(74)仲尼第七:孔子论五霸

(75)仲尼第七:称霸之因

(76)仲尼第七:不足称道

(77)仲尼第七:长久之道

(78)仲尼第七:免除后患

(79)仲尼第七:处处行通

(80)仲尼第七:君子忍耐

(81)儒效第八:荀子论儒

(82)儒效第八:儒做君主

(83)儒效第八:中正之道

(84)儒效第八:君子之论

(85)儒效第八:处理事情

(86)儒效第八:君子之尊

(87)儒效第八:君子标准

(88)王制第九:论等级

(89)王制第九:君主与民

(90)王制第九:强大之道

(91)王制第九:君主王道

(92)王制第九:人之群体

(93)王制第九:群体名分

(94)王制第九:合理组织

(95)王制第九:论条件

(96)富国第十:国富途径

(97)富国第十:何为礼

(98)富国第十:轻赋重农

(99)富国第十:百姓服从

(100)富国第十:劳心治人

(101)富国第十:明确名分

(102)王霸第十一:依靠原则

(103)王霸第十一:道义信用权术

(104)王霸第十一:保持礼仪

(105)王霸第十一:信用最要

(106)王霸第十一:必须伸张道义

(107)王霸第十一:治国安置

(108)王霸第十一:取得天下

(109)王霸第十一:先治国后享乐

(110)王霸第十一:治国原则

(111)王霸第十一:

(112)王霸第十一:政令制度

(113)君道第十二:法律为重

(114)君道第十二:修身即治国

(115)君道第十二:何为道和君

(116)君道第十二:慎重选相

(117)君道第十二:君主通病

(118)君道第十二:古代君主

(119)臣道第十三:慎选臣子

(120)臣道第十三:忠臣之用

(121)臣道第十三:侍君不同

(122)臣道第十三:忠臣不等

(123)致士第十四:听取意见

(124)致士第十四:君子不可缺

(125)致士第十四:严于标准

(126)议兵第十五:仁义为本

(127)议兵第十五:遵行礼义

(128)议兵第十五:楚之失败

(129)议兵第十五:古君重礼义

(130)议兵第十五:

(131)强国第十六:礼义法度

(132)强国第十六:三种威严

(133)强国第十六:奸邪与道义

(134)正论第十八:刑之谬论

(135)正论第十八:感化之谬

(136)礼论第十九:礼的产生

(137)礼论第十九:礼的根本

(138)礼论第十九:本性人为

(139)乐论第二十:欢乐音乐

(140)乐论第二十:音乐引导

(141)乐论第二十:音乐不可缺

(142)乐论第二十:音乐与礼制

(143)解蔽第二十一:蒙蔽来源

(144)解蔽第二十一:勿被蒙蔽

(145)解蔽第二十一:远离蒙蔽

(146)解蔽第二十一:道为标准

(147)解蔽第二十一:内心疑惑

(148)正名第二十二:要有名称

(149)正名第二十二:坚持正道

(150)正名第二十二:欲望论

(151)正名第二十二:培养乐趣

(152)性恶第二十三:引导必需

(153)性恶第二十三:人性本恶

(154)性恶第二十三:天生欲望

(155)性恶第二十三:选择交往

(156)君子第二十四:推行道义

(157)君子第二十四:法令明确

(158)君子第二十四:效法圣人

第十四章:《老子》速读

第十五章:《庄子》速读

(1)内篇:逍遥游第一

(2)内篇:齐物论第二

(3)内篇:人世间第四

(4)内篇:大宗师第六

(5)外篇:天地第十二

(6)外篇:秋水第十七

(7)外篇:知北游第二十二

(8)杂篇:庚桑楚第二十三

(9)杂篇:说剑第三十

第十六章:《列子》速读

(1)天瑞第一:列子说变化

(2)天瑞第一:万物之生

(3)天瑞第一:完备之论

(4)天瑞第一:论完结

(5)天瑞第一:人生四段

(6)天瑞第一:自我宽解

(7)天瑞第一:鬻熊说变

(8)天瑞第一:杞人忧天

(9)天瑞第一:不可占有

(10)天瑞第一:偷窃天地

(11)黄帝第二:黄帝养身

(12)黄帝第二:姑射神人

(13)黄帝第二:尹生师列子

(14)黄帝第二:关尹说道

(15)黄帝第二:商丘开之道

(16)黄帝第二:驯虎之术

(17)黄帝第二:掌船神妙

(18)黄帝第二:季咸看相

(19)黄帝第二:柔弱胜强

(20)黄帝第二:形状与智慧

(21)周穆王第三:周穆王游仙境

(22)周穆王第三:幻化之术

(23)周穆王第三:说梦

(24)周穆王第三:东西奇国

(25)周穆王第三:欢乐痛苦

(26)周穆王第三:梦中之鹿

(27)周穆王第三:健忘症

(28)周穆王第三:迷糊病症

(29)仲尼第四:颜回学乐

(30)仲尼第四:自然之道

(31)仲尼第四:事情极点

(32)仲尼第四:尧问治理

(33)仲尼第四:顺应勿执着

(34)汤问第五:汤问万物

(35)汤问第五:自然而然

(36)汤问第五:夸父追日

(37)汤问第五:平均最高

(38)汤问第五:锟铻剑和火洗布

(39)力命第六:力量命运

(40)力命第六:西门子醒悟

(41)力命第六:出生死亡

(42)力命第六:生命无常

(43)力命第六:寿命之命运

(44)力命第六:计算无用

(45)力命第六:命运促使

(46)杨朱第七:欲望无穷

(47)杨朱第七:百年短暂

(48)杨朱第七:死亡相同

(49)杨朱第七:过于顾惜

(50)杨朱第七:安逸快乐

(51)杨朱第七:养生与送死

(52)杨朱第七:早死晚死

(53)杨朱第七:归于死亡

(54)杨朱第七:一切总会消失

(55)杨朱第七:崇高伟大之人

(56)杨朱第七:百姓本性

第十七章:《墨子》速读

(1)一亲士

(2)二修身

(3)三所染

(4)四法仪

(5)五七患

(6)六辞过

(7)七三辩

(8)九尚贤中

(9)十尚贤下

(10)十二尚同中

(11)十三尚同下

(12)十五兼爱中

(13)十六兼爱下

(14)十八非攻中

(15)十九非攻下

(16)二十一节用中

(17)二十二节葬下

(18)二十五天志下

(19)二十六明鬼下

(20)三十五贵义

第十八章:《韩非子》速读

(1)初见秦

(2)爱臣

(3)主道

(4)有度

(5)二柄

(6)孤愤

(7)和氏

(8)五蠹

第十九章:《管子》速读

(1)小问:

(2)立政九败解

(3)明法解

(4)山至数

(5)揆度

(6)牧民

(7)立政

(8)七法

(9)五辅

(10)法法

第二十章:《商君书》速读

(1)去强

(2)算地

(3)开塞

(4)战法

(5)修权

(6)徕民

(7)慎法

第二十一章:《范子计然》速读

(1)内经篇:求策

(2)内经篇:问道

(3)内经篇:循环

(4)内经篇:富国

(5)内经篇:先知

(6)内经篇:方术

(7)内经篇:命运

(8)内经篇:灭吴

(9)内经篇:农说

(10)阴谋篇:知耻

(11)阴谋篇:大臣

(12)阴谋篇:焚心

(13)阴谋篇:知机

(14)阴谋篇:得士

(15)阴谋篇:察人

(16)阴谋篇:荐贤

(17)阴谋篇:王道

(18)阴谋篇:九策

(19)富国篇:足粮

(20)富国篇:顺天

(21)富国篇:利害

(22)富国篇:霸业

第二十二章:《吕氏春秋》速读

(1)必己

(2)慎行

(3)重己

(4)尊师

(5)诬徒

(6)异宝

(7)谨听

(8)谕大

(9)权勋

(10)下贤

(11)报更

(12)慎势

(13)士容

(14)劝学

(15)察贤

第二十三章:《晏子春秋》速读

(1)内篇谏上第一:景公饮酒酲三日而后发晏子谏

(2)内篇谏上第一:景公爱嬖妾随其所欲晏子谏

(3)内篇谏下第二:景公自矜冠裳游处之贵晏子谏

(4)内篇杂上第五:曾子将行晏子送之而赠以善言

(5)内篇杂下第六:晏子病将死凿楹纳书命子壮示之

第二十四章:《公孙龙子》速读

(1)白马非马论

(2)舌战孔穿

(3)齐王“好”士

第二十五章:《孙子兵法》速读

(1)计篇

(2)形篇

(3)虚实篇

第二十六章:《吴子》速读

(1)图国第一:不可轻易出兵

(2)图国第一:道义谋要

(3)图国第一:教育人民

(4)图国第一:战争起因

(5)图国第一:答武侯

(6)料敌第二:吴起论敌

(7)料敌第二:八种不战

(8)治兵第三:不可犹豫

(9)治兵第三:教导士兵

(10)论将第四:文武兼备

(11)论将第四:何为良将

(12)论将第四:了解敌人

(13)论将第四:探明敌将

(14)应变第五:敌众我寡

(15)应变第五:面对强敌

(16)励士第六:激励士气

第二十七章:《孙膑兵法》速读

(1)围魏救赵

(2)见威王

(3)篡卒

(4)势备

(5)兵情

(6)行篡

(7)官一

(8)十问

(9)善者

第二十八章:《六韬》速读

(1)文韬文师第一

(2)文韬明传第五

(3)武韬文伐第十五

(4)武韬三疑第十七

(5)龙韬论将第十九

(6)龙韬立将第二十一

(7)虎韬军略第三十五

(8)豹韬鸟云泽兵第四十八

(9)犬韬均兵第五十五

第二十九章:《黄帝阴符经·义说》速读

(1)神仙抱一演道

(2)富国安民演法

(3)强兵战胜演数

第三十章:《握奇经》速读

第三十一章:《鬼谷子》速读

(1)捭阖第一

(2)内揵第三

(3)忤合第六

(4)摩篇第八

第三十二章:《战国策》速读

(1)东周策:诽谤赞美

(2)东周策:周最说赵

(3)东周策:昌他之死

(4)西周策:苏厉说西周君

(5)西周策:秦邀西周君

(6)西周策:秦欲攻西周

(7)秦策一:合理用人

(8)秦策三:范睢说秦昭王

(9)秦策五:智救中期

(10)齐策四:孟尝君释前嫌

(11)楚策一:狐假虎威

(12)楚策一:郑申得救

(13)楚策一:苏秦说楚威王

(14)赵策二:张仪说赵王

(15)燕策三:张丑自救

(16)宋卫策:南文子料犀首

(17)中山策:阴姬争后

第三十三章:《山海经》速读

(1)南山经

(2)西山经

(3)大荒北经

(4)海内经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