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1:深剖析算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与影响。本书通过多个实际案例,如追踪班克西、谷歌的医疗诊断项目等,展现了算法如何在互联网、医疗等领域发挥作用,以及对我们生活的多方面影响,让读者能全面了解算法的实际应用情况。 推荐理由2:揭示算法背后的潜在问题与挑战。书中探讨了算法可能带来的如数学武器滥用、隐私泄露等问题,结合当下人们对数据隐私的关注,引发读者对算法局限性的思考,以及如何在利用算法便利的同时,应对其可能引发的风险。
售 价:¥
纸质售价:¥34.90购买纸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文前
本书赞誉
推荐序
第一部分 算法在监视我们
第1章 数学怎会侵蚀我们的道德品质?
谷歌掌握你的个人医疗数据,你是否能接受?
数学杀伤性武器引发的血案
第2章 算法无处不在,我们却对它一无所知
无人监管的黑箱算法操控着我们
给重定向广告加点“噪声”
算法有时也会产生歧视
第3章 你以为自己了解朋友?算法比你更懂他们
一张家庭照片怎样透露你的个人信息?
15 个帖子就能读懂他人的生活
第4章 算法比你更了解你的人格和行为
《我的世界》玩家通常展现出哪些人格特质?
你的情绪已被编号,你的行为已被建模和预测
第5章 总统选举的制胜法宝
性别、年龄、社会阶层如何影响选举投票?
为了政治目的操控每一种情感
总统候选人要小心对待当红歌手的粉丝
算法很了解你,但它未必能预测你的行为
第6章 算法中的偏见与歧视能否被去除?
什么样的罪犯再次犯罪概率会低?
在线招聘广告中的歧视陷阱
没有公平,只有悖论
第7章 数据炼金术士能战胜人类吗?
“每周发现”为何偶尔推荐不合口味的音乐?
长时间盯着手机,广告将如影随形
在测试中,业余人士打败了算法
第二部分 算法想控制我们
第8章 数据让我们在选举中失望
特朗普如何以 9%的概率当选美国总统
专家预测有时与猩猩扔飞镖无异
民意调查竟然不如预测市场准确?
第9章 大家喜欢的是适合我们的吗?
亚马逊“私人定制”推荐的秘密
互联网用户为何喜欢“顶”多过“踩”?
制作链接果汁
圈子效应:一本书越畅销,评分却越低?
第 10 章 流量背后的推手
爆火的视频竟有 200 万个“踩”
科学家也难逃“大家也喜欢”效应
左滑右滑,约会软件中的速配秘诀
第 11 章 过滤气泡如何阻碍人们认识真实世界?
“键盘侠”在刻意制造分化
一次次的点击正在筑成你的信息茧房
阴谋论为何比科学更受欢迎?
网络的孤岛化现象
第 12 章 互联网充斥着回声室
社交媒体重塑了讨论政治的方式吗?
我们与反对者之间只隔着 6 个人
第 13 章 假新闻才是娱乐的源泉
是谁创造了“曼德拉效应”?
在政治竞选中,算法创造的假新闻传播甚广
虚假报道只存在于社交气泡之中
第三部分 算法想取代我们
第 14 章 “学”出来的歧视与偏见
算法决策:对付人类偏见的办法
当你问谷歌“雄性奶牛的同义词是什么?”
无监督学习把算法变成“坏学生”
第 15 章 一个智能作家的诞生
“水谷”机器人也会生气地反问你
如何将神经网络训练成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机器人的“智能”文本也许只是假象
第 16 章 成为智能超级玩家
只需数周人工智能就能在游戏中打败你
神经网络用截图的卷积学习游戏
神经网络研究的新挑战—全局规划
“阿尔法狗—零”如何成为顶尖围棋选手?
第 17 章“奇点”将至
活在《黑客帝国》的模拟现实之中
机器学习专家向微生物学习如何决策
如何在计算机中重现蠕虫和蜜蜂的智能?
第 18 章 人类如何与算法共存?
理解算法才能更好地理解未来
算法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附 录
共读书单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