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故(第五集)精 中华书局出品电子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2016年《掌故》出版了*集,如今第五集面世,四年来出版五集,也算没辜负广大读者的殷殷期盼。本集作者中,刘衍文先生今年恰好百岁,刘永翔先生也刚刚荣休,他们父子二人以《交游漫忆》、《学林闻见录》联手加盟《掌故》,值得大加庆贺。丘光明亲历并完整记述了“文革”结束后不久召的“度量衡”学术会议,真实地还原出特殊时期的历史氛围,她的回忆不可替代。与之类似的,是胡桂林对中国画研究院(今中国国家画院)的前身、存在了五年的中国画创作组的回忆。该组的成立与度量衡会议召的时间近,堪称美术界的复苏之始。 “更能消几番风雨;z可惜一片江山”,梁启超这副著名的集联一经胡文辉考掘,展示出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文人丰富的心灵世界。朱季海不喜欢别人写他,王学雷也承认“季海先生是我们难于理解的”,然而由其平实写来,仍然可信而有趣。本集可圈可之作尚多,如许礼平为烜赫一时的海山仙馆作传,艾俊川再谈小万柳堂,均着眼胜迹之兴废;郑重以叶恭绰为例写文人逼债之法,范旭仑揭出钱锺书老于世故的一面,俱关注人事之明晦。《掌故》的魅力,大约离不这样的“知人论世”。 本集封面照片为儒学大师马一浮与蒋国榜在杭州小万柳堂旧址合影。<br/>【作者】<br/>徐 俊,1961年生,江苏扬中人,现任中华书局总经理。著有《敦煌诗集残卷辑考》、《鸣沙习学集》等,另撰有《书札中的雪泥鸿迹——中华书局所藏向达致舒新城书札释读》、《附逆之外的梁鸿志——爰居阁谭屑》等。 严晓星,1975年生,江苏南通人,媒体人、学者。著有《近世古琴逸话》、《金庸识小录》、《七弦古意:古琴历史与文献丛考》等,编有《高罗佩事辑》、《民国古琴随笔集》等。 刘衍文,1920年生,浙江龙游人,曾任职于浙江通志馆,后为上海教育学院(现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文史馆馆员。著有《寄庐茶座》、《寄庐杂笔》等,主编《历代文坛掌故辞典》等。 陈美林,1932年生,江苏南京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有《吴敬梓研究》、《儒林外史人物论》、《学林忆往》等。 郑 重,1935年生,安徽宿县(今宿州)人,《文汇报》高级记者。著有《谢稚柳传》、《中国文博名家画传:张珩》、《收藏大家》、《海上收藏世家》、《与文汇报》等。 丘光明,1936年生,安徽全椒人,国家技术监督局管理研究所(现并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员。著有《中国历代度量衡考》、《中国古代计量史图鉴》、《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合著)。 聂崇正,1938年生于上海,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著有《中国绘画三千年》(合著)、《平安春信图研究》、《明清画谭》、《清宫绘画与画家》等。 刘永翔,1948年生,浙江龙游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著有《蓬山舟影》、《文学的艺术》(合著)等,另有《清波杂志校注》、《袁枚续诗品详注》(合注)、《亭林诗文集 诗律蒙告》(校)等。 高克勤,1962年生于上海,现任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著有《王安石与北宋文学研究》、《传薪者——上海古籍往事》、《拙斋书话》等,整理《王荆公诗笺注》等。<br/>
目录展开
书名页
版权页
交游漫忆
季海先生片谈(上)
由“遗世独立,与天为徒”引起的追忆
怀念胡宛春、王驾吾二先生
忆张大壮生平
记黄永年先生
学林闻见录
“几番风雨”与“一片江山”
掌故家的罗生门
从廉庄到蒋庄
叶恭绰逼债记
故宫人物片影
市道交
傅增湘逝世的日期
题签之疑引出的故事
海山仙馆及《海山仙馆图》
吴湖帆和周鍊霞的三场约会
外祖父涤庵公摭忆
记“文革”后召开的古代度量衡学术会议
少为人知的“中国画创作组”
艺兰逸闻录(下)
编后语
累计评论(4条)
3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