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周髀算经》通识--中华经典通识【中华书局出品】电子书

1.探秘经典,天学大家解读中国古代的奇书。《周髀算经》对中国古代天学史和文学史而言,都是一部奇书、谜书。过去多认为《周髀算经》是数学著作,然而其之所以难读,不仅在于数学,还在于天文和语文。作为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博士,江晓原对《周髀算经》素有研究,此次化身“讲解员”,用平易的文字讲述此书。 2.视野阔,文笔生动。作者把《周髀算经》放在文明会通的视野中,对其知识构成和来源行了细致的考察。《周髀算经》为何能够采用类似于希腊人的几何模型思路来测量天体距离,而这种尝试在历史上成为广陵绝响?《周髀算经》的盖天宇宙构造、寒暑五代知识与古印度和古希腊有着怎样的相似性和潜在渊源?本书对此展细密的推理和考察,识力与笔力兼善。

售       价:¥

纸质售价:¥29.00购买纸书

5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8

作       者:江晓原著

出  版  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5-06-11

字       数:6.5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 > 经典名家作品集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条)
《周髀算经》是中国古代早期重要的数学和天文学经典,记载了许多数学和天文上的卓越成就,如勾股定理的发现和应用、盖天宇宙理论等,向来被视为奇书。千百年来,学者们作了大量的注释、猜测、考证和研究,众说纷纭,各有异同,更为理解此书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著名学者江晓原教授作为科学史和天学史大家,对《周髀算经》素有研究,独到地指出《周髀算经》之所以难读,不仅在于数学,还在于天文和语文。他在本书中化身“讲解员”,用轻松而有趣味的语言介绍了《周髀算经》的内容和价值,从中西文明交流的角度新的认识视野。原来,《周髀算经》背后竟有如此丰富的谜题。  <br/>【推荐语】<br/>1.探秘经典,天学大家解读中国古代的奇书。《周髀算经》对中国古代天学史和文学史而言,都是一部奇书、谜书。过去多认为《周髀算经》是数学著作,然而其之所以难读,不仅在于数学,还在于天文和语文。作为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博士,江晓原对《周髀算经》素有研究,此次化身“讲解员”,用平易的文字讲述此书。 2.视野阔,文笔生动。作者把《周髀算经》放在文明会通的视野中,对其知识构成和来源行了细致的考察。《周髀算经》为何能够采用类似于希腊人的几何模型思路来测量天体距离,而这种尝试在历史上成为广陵绝响?《周髀算经》的盖天宇宙构造、寒暑五代知识与古印度和古希腊有着怎样的相似性和潜在渊源?本书对此展细密的推理和考察,识力与笔力兼善。 3.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周髀算经》作为一本数理天文学的经典,涉及许多古代数学和天文学的知识。为了更好地展示其内容,本书配有多幅示意图,如《周髀算经》盖天宇宙模型侧视半剖面示意图等。此外,配有古籍书影、人物图像、器物图、古画等数十幅。封底扫码还可以观看作者讲解的小视频。 4.随书收录原文和白话译文,易于查阅。《周髀算经》虽然篇幅不大,但颇为难读。为了便于读者随时检阅,本书附有江晓原教授分节校理的《周髀算经》原文,和逐句对应的白话译文。  <br/>【作者】<br/>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人文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前副理事长,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前理事长,上海市性教育协会前副会长。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博士。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破格晋升教授。199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 已在国内外出版著作百余种,多种著作获“中国好书”、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上海图书奖、吴大猷科普佳作奖、文津图书奖等荣誉。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并长期在京沪报刊设个人专栏,发表大量书评、影评及文化评论。学术思想在国内外受到高度评价并引起广泛反响,新华社曾三次为他播发全球通稿。<br/>
目录展开

编者的话

《周髀算经》何以独特

一 《周髀算经》其书

1 《周髀算经》的结构与内容

2 《周髀算经》的成书年代

3 《周髀算经》的版本源流及校勘注释

附录1:宋鲍澣之《周髀算经》跋

附录2:《四库全书总目》中《周髀算经》提要

二 《周髀算经》的宇宙模型

1 《周髀算经》“自相矛盾”吗?

2 “日影千里差一寸”及其意义

3 《周髀算经》的公理化尝试

4 “北极”“北极枢”“璇玑”究竟是什么?

5 《周髀算经》盖天宇宙模型的正确形状

三 《周髀算经》中的天文学问题

1 周髀晷影

2 《周髀算经》对日高、日视径的测算

3 《周髀算经》的恒星天球坐标

4 七衡六间图

5 二十八宿与黄道

6 两分两至点与北极的距离

7 日照十六万七千里

8 《周髀算经》的宇宙边界

附录3:唐李淳风论周髀晷影之长

四 《周髀算经》与西方世界

1 盖天宇宙与古印度宇宙惊人地相似

2 《周髀算经》中寒暑五带知识的来源

3 再谈《周髀算经》的坐标体系问题

五 《周髀算经》中的勾股定理问题

1 特例,还是普适情形?

2 勾股定理可否称为“商高定理”?

附录4:赵爽《周髀算经》注中的勾股论

附录5:欧几里得对勾股定理的证明

附录6:古罗马工程师对勾股定理的记述

六 《周髀算经》的历史定位

1 古代中国真正的数理天文学

2 公理化方法在中国的唯一实践

3 关于“浑盖合一”论

4 关于“西学中源”论

5 关于“浑盖优劣”论

附录7:明徐光启论《周髀算经》

《周髀算经》原文[1]

《周髀算经》白话译文(江晓原译)

参考文献及述评

后记

累计评论(条) 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