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第九卷 抗日战争:1937—1945电子书

《中国近代通史》(修订版)共10卷,时间跨度从1840年到1949年,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大型近代史专著。 本丛书由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张海鹏等权威专家所著,它的出版完成了几代史学家的心愿。 丛书内容客观,史料丰富,研究方法突破前人束缚,披露了许多以前未曾揭示的内容,填补了史学研究的诸多空白。修订版在《中国近代通史》首版经过十年的发行后,根据新材料、吸收新成果再予修订出版,继续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的学术研究。

售       价:¥

纸质售价:¥114.00购买纸书

2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7

作       者:主编 张海鹏,著者 曾景忠,王建朗

出  版  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1-01

字       数:57.1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中国史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对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行了全面梳理与评价,分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始,抗日战争初期的对日作战,敌后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与大后方社会危机的出现,战时的文化、思想与学术,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等13章。本次修订,作者吸收了自2007年首版问世以来的新见档案资料和新的研究成果。<br/>【推荐语】<br/>《中国近代通史》(修订版)共10卷,时间跨度从1840年到1949年,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大型近代史专著。 本丛书由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张海鹏等权威专家所著,它的出版完成了几代史学家的心愿。 丛书内容客观,史料丰富,研究方法突破前人束缚,披露了许多以前未曾揭示的内容,填补了史学研究的诸多空白。修订版在《中国近代通史》首版经过十年的发行后,根据新材料、吸收新成果再予修订出版,继续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的学术研究。<br/>【作者】<br/>王建朗,男,江苏姜埝人,1956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史学会副会长。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研究生院,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86年近代史研究所,曾任近代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主任。专业研究方向为近代中外关系史。学术论文《二战爆发前国民政府外交综论》《新中国成立初年英国关于中国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的政策演变》《衰落期的炮舰与外交——“紫石英”号事件中一些问题的再探讨》分获中国社科院第三、四、五届优秀成果奖。2006年获享政府特殊津贴。<br/>
目录展开

第一章 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一节 卢沟桥事变——中国全面抗战的起端

第二节 国防最高会议设立 部署全国抗战

第三节 淞沪抗战爆发 全国掀起抗战高潮

第二章 全面抗战初期的对日作战

第一节 华北战场对日作战

第二节 淞沪会战

第三节 国民政府迁都与南京沦陷

第四节 武汉抗战时期南北战场作战

第五节 敌后游击战

第六节 中国海军和空军的对日作战

第三章 抗日战争初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第一节 政治上出现新气象

第二节 国民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

第三节 文化与教育

第四节 海外华侨积极支援祖国抗战

第四章 抗日战争初期的外交

第一节 争取苏联援华

第二节 德国的短暂中立与中德关系的逆转

第三节 英美迈出援华的最初步伐

第五章 抗日战争中期的对日作战

第一节 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中国抗日军事的调整

第二节 1939年至1940年初的正面战场作战

第三节 1940年至1941年的正面战场作战

第四节 中国空军和海军的对日作战

第五节 敌后抗日战场

第六章 日本扶植傀儡政权以及对沦陷区的统治

第一节 华北、华中地方傀儡政权的建立

第二节 汪精卫投敌与汪伪政权的建立

第三节 日本在沦陷区的统治与掠夺

第七章 苦撑待变与外交形势的变化

第一节 中苏关系的发展与调整

第二节 中英关系的曲折发展

第三节 美国逐步走上援华制日道路

第四节 国民政府与日本的秘密接触

第八章 抗日战争后期的对日作战

第一节 反法西斯国家结盟 中国战区成立

第二节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第三节 滇西失陷与滇西抗战

第四节 1942年至1943年的正面战场作战

第五节 敌后战场中共军队的发展和国民政府军的衰微

第六节 1944年正面战场作战

第七节 中国空军与海军的对日作战

第八节 缅北、滇西反攻作战

第九章 敌后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与大后方社会危机的出现

第一节 敌后根据地的民主建设与各项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 大后方的政治与经济状况

第十章 战时民主运动的兴起与联合政府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第一次民主宪政运动

第二节 第二次民主宪政运动

第三节 联合政府的提出以及对战后中国前途的不同主张

第十一章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与中美关系的发展

第一节 中外间不平等条约的废除

第二节 中国大国地位的确立

第三节 中美关系的发展

第十二章 战时的文化、思想与学术

第一节 为抗战服务的文学艺术

第二节 支撑抗战精神的社会思潮与学术

第三节 民族复兴的历史根据

第十三章 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一节 1945年春抗击日军进攻的作战

第二节 反攻日军 收复失地

第三节 日本战败投降 中国战区受降

第四节 中共军队维护受降权和收复沦陷区的斗争

第五节 抗日战争之善后处置

第六节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