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路线图电子书

2022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新型储能上升到国家战略。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也是催生能源新业态、抢占国际战略新高地的重要领域。研究探索和推广新型储能技术将在能源结构调整、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电力系统优化、新兴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产生重大意义。

售       价:¥

纸质售价:¥155.40购买纸书

7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5

作       者: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路线图编委会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10-15

字       数:41.1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工业技术 > 航空/电子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路线图》是各储能领域专家及其团队的研究积累和总结,编制了现阶段至2030年新型储能技术关键指标,并描绘了未来发展技术路线图。本书内容明确了新型储能的定义和边界,介绍了全球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共识,强调了新型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新型储能技术发展的重大意义,包括保障能源安全、推绿色转型、培育支柱产业、建立全球优势、造中国名片等方面。此外,还全面概括了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电磁储能、储热(冷)和氢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发展和工程化应用,并对能源电子技术、储能系统集成技术及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技术行了全面的总结。 《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路线图》对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相关领域人员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对促新型储能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我国能源产业结构升级,造新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本书将为我国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提供关键指导和参考。<br/>【推荐语】<br/>2022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新型储能上升到国家战略。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也是催生能源新业态、抢占国际战略新高地的重要领域。研究探索和推广新型储能技术将在能源结构调整、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电力系统优化、新兴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产生重大意义。 为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在主编孙学良院士的带领下,汇集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广东省大汽联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南方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佛山仙湖实验室、深圳大学、深圳市清新电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等十几家单位的近百位专家历时一年编制《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路线图》。 该路线图是各储能领域专家及其团队的研究积累和总结,覆盖了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电磁储能、储热(冷)和氢储能等各种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图编制了现阶段至2030年新型储能技术关键指标,并描绘了未来发展技术路线图,对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相关领域人员有很高的参考价值。<br/>【作者】<br/>路线图主编孙学良教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终身教授、加拿大国家首席科学家、国际《Electrochemical Energy Reviews》创刊主编。主要从事固态电池、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基础和应用研究,近年来在新型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及其全固态电芯发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在权威期刊发表论文680余篇,被引用72000次,H因子142。曾荣获国际最具权威电池技术奖等荣誉。连续6年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申请专利70余项(授权30项)。<br/>
目录展开

书名页

咨询委员会

编委会

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基本概念

1.1.1 定义与边界

1.1.2 路线图的目的与范围

1.2 产业链构成

1.2.1 产业链总体情况

1.2.2 锂离子电池产业链

1.3 技术链构成

1.4 电化学储能电站构成

1.4.1 系统构成

1.4.2 关键技术

1.4.3 核心设备及组件

1.5 发展历程

1.5.1 人类社会中的储能

1.5.2 电力系统中的储能

1.6 产业科技发展背景与现状

1.7 产业科技发展重大意义

1.8 技术创新愿景与目标

1.8.1 发展愿景

1.8.2 发展目标

1.9 趋势研判

第2章 电化学储能

2.1 锂离子电池

2.1.1 技术分析

2.1.1.1 正极材料

2.1.1.2 负极材料

2.1.1.3 电解液

2.1.1.4 隔膜

2.1.1.5 集流体

2.1.1.6 粘结剂

2.1.2 技术创新路线图

2.1.3 技术创新需求

2.2 钠离子电池

2.2.1 技术分析

2.2.1.1 正极材料

2.2.1.2 负极材料

2.2.1.3 电解液

2.2.2 技术创新路线图

2.2.3 技术创新需求

2.3 固态电池

2.3.1 技术分析

2.3.1.1 聚合物固态电池

2.3.1.2 氧化物固态电池

2.3.1.3 硫化物固态电池

2.3.1.4 卤化物固态电池

2.3.2 技术创新路线图

2.3.3 技术创新需求

2.4 液流电池

2.4.1 技术分析

2.4.1.1 全钒液流电池

2.4.1.2 铁铬液流电池

2.4.1.3 锌系液流电池

2.4.1.4 其他液流电池

2.4.2 技术创新路线图

2.4.3 技术创新需求

2.5 铅炭电池

2.5.1 技术分析

2.5.1.1 铅炭电池本体技术

2.5.1.2 铅炭电池关键材料

2.5.2 技术创新路线图

2.5.3 技术创新需求

2.6 电池循环回收技术

2.6.1 技术分析

2.6.1.1 循环再造电池材料技术

2.6.1.2 退役电池梯次利用技术

2.6.2 技术创新路线图

2.6.3 技术创新需求

第3章 机械储能

3.1 压缩空气储能

3.1.1 技术分析

3.1.2 技术创新路线图

3.1.3 技术创新需求

3.2 飞轮储能

3.2.1 技术分析

3.2.2 技术创新路线图

3.2.3 技术创新需求

第4章 电磁储能

4.1 超级电容器

4.1.1 技术分析

4.1.1.1 超级电容器关键材料

4.1.1.2 双电层超级电容器

4.1.1.3 赝电容超级电容器

4.1.1.4 混合型超级电容器

4.1.2 技术创新路线图

4.1.3 技术创新需求

4.2 超导磁储能

4.2.1 技术分析

4.2.2 技术创新路线图

4.2.3 技术创新需求

第5章 储热(冷)

5.1 储热技术

5.1.1 技术分析

5.1.1.1 显热储热

5.1.1.2 潜热储热

5.1.1.3 热化学储热

5.1.2 技术创新路线图

5.1.3 技术创新需求

5.2 储冷技术

5.2.1 技术分析

5.2.1.1 水蓄冷

5.2.1.2 冰蓄冷

5.2.1.3 共晶盐蓄冷

5.2.2 技术创新路线图

5.2.3 技术创新需求

第6章 氢储能

6.1 制氢技术

6.1.1 碱性电解水制氢

6.1.1.1 技术分析

6.1.1.2 技术创新路线图

6.1.1.3 技术创新需求

6.1.2 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

6.1.2.1 技术分析

6.1.2.2 技术创新路线图

6.1.2.3 技术创新需求

6.1.3 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

6.1.3.1 技术分析

6.1.3.2 技术创新路线图

6.1.3.3 技术创新需求

6.1.4 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

6.1.4.1 技术分析

6.1.4.2 技术创新路线图

6.1.4.3 技术创新需求

6.1.5 其他制氢技术

6.1.5.1 技术分析

6.1.5.2 技术创新路线图

6.1.5.3 技术创新需求

6.2 储氢技术

6.2.1 技术分析

6.2.1.1 高压气态储氢

6.2.1.2 低温液态储氢

6.2.1.3 固态储氢

6.2.1.4 有机液体储氢

6.2.2 技术创新路线图

6.2.3 技术创新需求

6.3 燃料电池

6.3.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6.3.1.1 技术分析

6.3.1.2 技术创新路线图

6.3.1.3 技术创新需求

6.3.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6.3.2.1 技术分析

6.3.2.2 技术创新路线图

6.3.2.3 技术创新需求

6.4 氢加注技术

6.4.1 技术分析

6.4.1.1 氢气压缩机

6.4.1.2 加氢机

6.4.1.3 直接加注型电解堆

6.4.2 技术创新路线图

6.4.3 技术创新需求

第7章 能源电子技术

7.1 智能传感器

7.1.1 技术分析

7.1.1.1 温度传感器

7.1.1.2 气体传感器

7.1.1.3 压力传感器

7.1.2 技术创新路线图

7.1.3 技术创新需求

7.2 芯片

7.2.1 技术分析

7.2.1.1 电池管理芯片

7.2.1.2 电源管理芯片

7.2.1.3 通用控制芯片

7.2.2 技术创新路线图

7.2.3 技术创新需求

7.3 功率半导体器件

7.3.1 技术分析

7.3.1.1 MOSFET

7.3.1.2 GaN HEMT

7.3.1.3 IGBT

7.3.2 技术创新路线图

7.3.3 技术创新需求

第8章 储能系统集成技术

8.1 技术分析

8.1.1 电池管理系统(BMS)

8.1.2 储能变流器(PCS)

8.1.3 能量管理系统(EMS)

8.1.4 系统集成设计

8.1.5 数字化能源

8.2 技术创新路线图

8.3 技术创新需求

第9章 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技术

9.1 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体系概述

9.2 电芯安全

9.2.1 技术分析

9.2.1.1 电芯设计与制造技术

9.2.1.2 电芯失效分析技术

9.2.1.3 电芯寿命预测技术

9.2.2 技术创新路线图

9.2.3 技术创新需求

9.3 电池系统安全

9.3.1 技术分析

9.3.1.1 热管理系统

9.3.1.2 主动安全防护系统

9.3.1.3 被动安全防护系统

9.3.2 技术创新路线图

9.3.3 技术创新需求

9.4 电站运维安全

9.4.1 技术分析

9.4.1.1 数据采集与管理

9.4.1.2 安全监测与故障预警

9.4.1.3 电站消防系统与火灾抑制

9.4.2 技术创新路线图

9.4.3 技术创新需求

9.5 并网安全

9.5.1 技术分析

9.5.1.1 仿真模拟技术

9.5.1.2 实证分析技术

9.5.2 技术创新路线图

9.5.3 技术创新需求

9.6 用户侧储能安全

9.6.1 技术分析

9.6.1.1 用户侧用电监测与管理技术

9.6.1.2 用户侧安全事故调查追溯

9.6.1.3 用户侧安全性评价技术

9.6.2 技术创新路线图

9.6.3 技术创新需求

第10章 产业科技未来发展策略

10.1 强化政策供给的深度与广度

10.2 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10.3 体系部署核心技术攻关任务

10.4 推进产研协同壮大产业规模

10.5 构建以应用为牵引的新业态

附录

附录A 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全景图

附录B 电化学储能电站产业链全景图

附录C 本书编者分工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