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巧克力简史电子书

● 北大学霸的学习成果,解读巧克力:从哪儿来 如何演变 风格类型 ● 巧克力丝滑般的口感究竟从何而来? ● 导致巧克力被人以为“不健康”的罪魁祸首居然是它? ● 原来我们嘴里的这颗巧克力,背后是人类现代文明的缩影!

售       价:¥

纸质售价:¥32.60购买纸书

139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燕巧工坊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6-01

字       数:6.7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文化 > 文化史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从3000多年前的南美洲讲起,17世纪巧克力始在欧洲皇室贵族中掀起*波浪潮,后来甚至引起了清朝康熙皇帝的兴趣。可可在这一程中也变身成为含糖、含牛奶的香甜饮品,皇室贵族的体面社交符号。 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的机器、人才和技术把可可拉下神坛,随着世界上*块固体巧克力的面世,以机器量产的巧克力为代表的第二波浪潮到来。 当市场被包装华丽、口味甜腻的巧克力充斥时,就有那么一些匠人,通过制作健康超级可可和巧克力食品,解决富裕生活下的健康、美体和环保问题,利用从可可豆加工成巧克力(Bean-to-Bar)运动引领着第三波巧克力浪潮。 翻书,手边放上一块黑巧克力或者一杯热可可,启巧克力探索之旅吧。<br/>【推荐语】<br/>● 北大学霸的学习成果,解读巧克力:从哪儿来 如何演变 风格类型 ● 巧克力丝滑般的口感究竟从何而来? ● 导致巧克力被人以为“不健康”的罪魁祸首居然是它? ● 原来我们嘴里的这颗巧克力,背后是人类现代文明的缩影!<br/>【作者】<br/>“燕巧工坊”是由29位来自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燕京学堂与数学学院的硕士生组成的创作团队。<br/>
目录展开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推荐序

第一站 原点:可可

1.1 神食之树

1.2 可可树与可可豆

1.3 从可可豆到可可膏

1.4 从可可膏到巧克力

第二站 起点:玛雅与阿兹特克

2.1 远古可可豆

2.2 作为货币的可可豆

2.3 神的祭品

2.4 医疗用途

第三站 来自海的对面——地理大发现中的巧克力

3.1 哥伦布的可可缘

3.2 贵族小众品

3.3 从美洲到非洲

3.4 食物还是药物

第四站 巧克力来到欧洲

4.1 可可饮料的统治时期

4.2 压榨出真知的可可粉

4.3 从可可粉到巧克力

第五站 美味工业革命——瑞士传统

5.1 巧克力风云谱

5.2 巧克力中的元老与新贵

第六站 巧克力新大陆

6.1 让巧克力生产者也能吃到巧克力

6.2 糖衣不仅裹炮弹

6.3 好时巧克力镇

第七站 再出发——第三波巧克力浪潮

7.1 第三波浪潮已经来到

7.2 得天独厚的比利时

7.3 跨界创新的美国

7.4 口味先行的新浪潮

第八站 巧克力进入中国

8.1 从绰科拉、炒扣来到朱古力

8.2 巧克力之战

8.3 金帝巧克力的成与败

8.4 高端化与第三波浪潮在中国并行

后记

参考文献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